12月8日,市政府举行自然资源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市自然资源部门精准配置自然资源,着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在促进珠海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示了其与时俱进,务实高效的一面。
另一方面,在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围绕市民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市自然资源局多个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珠海规划建设山地步道的出发点和理念、板樟山和凤凰山山地步道推进情况、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以及“三旧”改造等民生问题。
相关负责人说,珠海的山地步道不仅是个景观工程,也是生态工程。在山地步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将坚持对自然环境低干扰、轻介入的理念,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板樟山和凤凰山山地步道将于2021年底建成,市民和游客未来看海观城视野更高更广。
聚焦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关键点,市自然资源部门表示已启动对现行政策的修订工作,未来有望联合审批,成片规划申请。可以预期,我市老旧小区居民申请增设电梯将更快更便捷!
看数字
534个
市自然资源局对我市616个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精准”服务。截至11月底,已完成自然资源保障的项目534个,占比86.6%;正在推进审批的项目82个,占比13.4%。
3754亩
严格贯彻“指标跟着项目走”“好项目必定有好保障”的原则,确保凡是符合珠海产业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空间保障。截至目前,今年我市获得的5526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约3754亩用于保障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占比68%。省预下达我市5000亩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中,约3300亩用于保障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占比66%,充分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281宗
机构改革后的自然资源局充分发挥国土、规划、海洋、林业“四位一体”统筹优势,推进用地用海用林并联审批。截至11月,我市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供应281宗,面积1429公顷,同比增长39.1%;用海批复13宗,面积49公顷;用林批复86宗,面积89公顷,同比增长24.4%。
截至11月底,我市率先完成5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自然资源审批,完成率达100%,是目前唯一完成全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项目审批的城市。
399公顷
盘活存量、争取增量,强力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1月,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99公顷,处置率27.4%;处置闲置土地242公顷,处置率51.8%。据省最新数据统计,我市批而未供处置率排名位于全省第二,闲置土地处置率排名位于全省第三,至少可争取到368公顷新增用地指标,基本满足现阶段重大项目对于市级指标的需求。
山地步道让珠海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珠海规划建设山地步道理念:自然低干扰轻介入 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
山地步道建设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珠海规划建设山地步道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会对山体造成破坏?针对这一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科科长高艺说,市政府将山地步道项目作为重要的民生项目来抓,建设山地步道的出发点是更好地展现珠海的城市风貌,打造完善的休闲廊道系统,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能更好的体验珠海的景观资源和城市魅力。
“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一直是珠海的特色和名片,我们的城市山海相拥,陆岛相望,景观优势得天独厚。但是我们的山、海、城之间的景观联系还不够紧密,尤其是凤凰山和板樟山虽然在中心城区,但是却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山体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展示。”高艺说。
据悉,市自然资源局参考了福州福道、厦门山海道等其他城市的相关案例,并邀请高端设计团队做了中心城区休闲廊道系统的概念规划。根据规划,在中心城区构建“两横两纵四节点”休闲步道系统,北线为凤凰山步道,南线为板樟山步道,东线依托情侣路,西线利用城市道路,串联香山湖公园、海天公园、圆明新园、城市阳台等城市标志性景观节点,打造整体的休闲步道体系,并加强与城市现有绿道、古驿道的有机联系,串联起沿线及周边重要人文、风景节点,形成完善的慢行网络,把最好的空间、最美的景观奉献给广大市民,这也为群众提供了享受自然景观和城市人文的独特途径。
“我们期望山地步道不仅是个景观工程,也是生态工程,在山地步道的设计和建设中,坚持对自然环境低干扰、轻介入的理念,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据介绍,凤凰山、板樟山山地步道采用高架方式,运用高新轻质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干扰,实现“低干扰、轻介入”的同时,通过边坡生态修复及复绿,重点利用已有植被造景,多使用乡土植物,实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
“空中栈道”俯瞰全城风景
板樟山和凤凰山山地步道:2021年底建成 看海观城视野更高更广
据悉,两条山地步道都是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板樟山山地步道项目西起圆明新园,东至城市阳台,总长约8.5千米,宽度约3.6米,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上,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的山地步道,看海、看城的视野更高更广,能更好的体验和观赏珠海的城市风貌。
凤凰山山地步道规划全长约8.6千米,从香山湖公园开始,经过香山驿站、石溪公园、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一直到海天公园,宽度也是3.6米,可以实现360度空中观看香山湖公园、大镜山水库等沿线景观,看水、观城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步道的设计和施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山地步道全程采用无障碍设计,并配设人行过街天桥、垂直电梯、坡道等设施,打造无障碍通行体验。此外,合理设置步道出入口,使周边市民快速可达。仅板樟山山地步道就计划设置7个主要出入口,8个次要出入口,并在出入口位置增设停车位,有些出入口同时设置无障碍电梯,方便群众到达使用。
除此之外,还将完善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结合步道节点、沿线景观及服务人群合理布置包括休息座椅、休息廊架、观景平台、洗手间以及售卖机冷饮机等民生便利设施。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在行动
听取市民意见,鼓励成片规划:已启动对现行政策的修订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是我市重要民生工程。市自然资源局城市更新科科长梁立球介绍说,我市自2018年6月施行《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以来,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累计增设电梯123部。总体来看,目前影响增设电梯工作推进的最大困难有两个,一是本单元业主意愿难以统一,二是涉及政府审批环节仍然较多。
据悉,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局总结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现有政策实施情况,结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已启动对该政策的修订,计划12月21日召开听证会,听取市民意见。
此外,在优化政府审批流程方面,将参照北京、武汉、厦门、苏州以及东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采取由属地政府牵头、“一个窗口受理、各部门联合审查”模式。鼓励成片规划,提高增设电梯工作效率,鼓励采用社会企业代建模式。
“三旧”改造促城市形象优化升级
城市更新:全市已新开工项目27个
“三旧”改造对拓展珠海城市发展空间意义重大。据介绍,2019年以来,我市已修订完善12项政策,解决了城市更新项目地价计收、老旧小区拆建更新试点、既有临改项目处置、“烂尾楼”盘活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工作体制机制。目前“三旧”改造项目申报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审批时限相对原程序压缩50%以上。
2019年以来,我市每年新增“三旧”改造用地约200公顷、完成改造用地约130公顷,拉动社会投资100亿元,约占全市同期固定资产投资近5.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效益。
2020年我市城市更新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为,推进58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展79个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已新开工项目27个,续建项目15个。实际新增实施改造任务173公顷,实际完成实施改造任务150.53公顷,已实现投资100.28亿元。
在“烂尾楼”改造方面,记者了解到,市自然资源局将推动拱北口岸南区莲花万景城、夏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6个“烂尾楼”项目施工建设,对三海大厦等3个“烂尾楼”开展前期工作。
行政审批进入“快车道”
优化办理流程:89个行政审批事项 1个工作日办结
2019年1月,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正式挂牌成立。机构改革后,充分发挥国土、规划、海洋、林业“四位一体”优势,稳步推进自然资源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政策,前置审批服务,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去年10月,珠海在全省率先实施选址和预审、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合并政策,彻底落实“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2020年以来,以“两个专项整治”为契机,市自然资源局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对标先进城市做法,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事项业务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134个行政审批事项中,即办件事项(也就是承诺办结时限为1个工作日)达到89个,其余45个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均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